在南方,尤其是嶺南地區,竹子隨處可見。在大廚手里,竹可以變成美味佳肴;在匠人手里,竹可以編成精美器皿;在舞者手里,竹也可以化身舞臺裝置,成為傳統與現代的藝術連接。
近日,在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中,來自粵港澳三地的舞者們給觀眾展現了一支特別的“竹上之舞”——《舞.渡.?!?。
《舞.渡.?!酚砂拈T舞蹈家何雅詩與香港舞蹈家梅卓燕、廣州怪才編舞家二高(何其沃)聯袂創作,擷取嶺南傳統戲曲文化元素,配合由澳門資深劇場設計師林嘉碧設計的全新竹棚舞臺裝置,展現了傳統工藝與舞蹈藝術的融合之美。
DANCING
舞蹈是舞者之間交流的“語言”,然而對于分散在粵港澳三地的三位舞者而言,面對面溝通的時間并不多。大多時候,他們只能隔著珠江遙遙相望。因為珠江非常寬闊,渡江就像渡海一樣,所以作品名中的“渡?!币灿纱硕鴣?。
作為從小學習中國傳統舞的舞者,在何雅詩心里,“渡”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我們現在創作的時候都會用現代舞,所以‘渡’也有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意思?!?/p>
DANCING
為了在舞蹈中更好地展示澳門當地文化,《舞.渡.?!返奈枧_設計林嘉碧選擇了澳門傳統的竹棚工藝來搭建舞臺裝置。
竹棚工藝也被稱為搭棚工藝,是澳門傳統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經驗老到的搭棚師傅無須設計圖紙,“以心為圖,以眼為尺”便可搭建出數十米高的建筑。2020年,搭棚工藝已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除了竹棚工藝,《舞.渡.?!分羞€加入了嶺南戲曲文化元素。在何雅詩看來,這是最能代表粵港澳三地的文化。
從習舞者到編舞者,何雅詩的身份在轉變,對傳統和現代的理解也愈加深刻?!拔璧覆粌H僅是舞蹈動作那么簡單,以前許多舞蹈都取材自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現在更多是回歸自己個人的表達?!焙窝旁姳硎?,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舞蹈已經構成了一種文化和美學,有豐富而深厚的底蘊。如今舞蹈的創作范圍越來越廣闊,更需要編舞者從中國傳統舞蹈中汲取營養。
DANCING
這已經不是何雅詩第一次參加澳門藝術節了,但是她直言,還是很有壓力。澳門本土的藝術作品做得越來越好,也推動著她繼續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
這次粵港澳三地舞者的合作,讓何雅詩看到了舞蹈傳承與創新的另一種可能?!皝碜詮V東的二高,從廣東民間舞蹈‘英歌舞’中取材并創作了一支舞蹈,效果特別好,展現了廣東人的拼勁和爽朗的性格?!焙窝旁娬f,這次的經歷讓她下定決心,繼續深入探索嶺南地區的民間舞蹈,創編多樣的舞蹈作品,促進澳門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推動澳門舞蹈與文化藝術的發展。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