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中共崇義縣委辦公室、崇義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兩山”理念,聚焦鄉村振興、“雙碳”目標等國家戰略,擦亮“陽明圣地、養生天堂”名片,圍繞工業強縣、生態富民、文旅融合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竹林經營水平和竹產業綜合實力,為爭當革命老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示范縣作出應有貢獻。
《意見》明確了崇義縣竹產業創新發展的重點任務,要著力夯實竹資源基礎,要做大做強竹精深加工產業,要挖掘利用竹生態價值。
《意見》提出了崇義縣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縣竹產業總產值突破35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基本建成,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培育3-5家國內競爭力強的創新型龍頭,竹產業發展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到2035年,全縣竹產業總產值力爭超過300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更加靚麗,具有竹鄉特色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進入全國竹產業發展先進行列。
崇義縣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根據國家林草局等10部委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加快推進我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竹產業在打通“兩山”雙向轉化通道、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兩山”理念,聚焦鄉村振興、“雙碳”目標等國家戰略,擦亮“陽明圣地、養生天堂”名片,圍繞工業強縣、生態富民、文旅融合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竹林經營水平和竹產業綜合實力,為爭當革命老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示范縣作出應有貢獻。
(二)建設目標
到2025年,全縣竹產業總產值突破35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基本建成,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培育3-5家國內競爭力強的創新型龍頭,竹產業發展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到2035年,全縣竹產業總產值力爭超過300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更加靚麗,具有竹鄉特色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我縣進入全國竹產業發展先進行列。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夯實竹資源基礎
1.合理規劃布局。堅持適地適竹和科學分類經營理念,按照筍用林、竹用林、筍竹兩用林分類經營模式,建設一批示范帶動力強的毛竹豐產林基地,不斷調優林分結構,實現竹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到2025年,在橫水、長龍、聶都、樂洞、文英、豐州、關田等鄉(鎮)和國有林場重點建設毛竹豐產林基地10萬畝,在鉛廠、上堡、思順等鄉(鎮)建設筍竹兩用豐產林基地3萬畝,將鉛廠鎮、聶都鄉、樂洞鄉建設成為筍竹豐產示范鄉(鎮)。
2.培育優質竹資源。鼓勵和引導竹農加快低產低效竹林改造,綜合運用新技術、新成果、新裝備,做優竹林資源。加快推進竹林道路建設,提高毛竹林開發利用率。加大毛竹林蓄水池和噴灌設施建設力度,挖掘冬筍生長潛力。明晰竹筍所有權歸屬,保障竹農竹筍收益。到2025年,全縣新增蓄水池200個以上,開通毛竹林道路300公里以上,改造提升毛竹林13萬畝以上,每年提供毛竹達1500萬根以上,大徑竹占25以上,每年提供竹筍8萬噸以上。
3.培育新型竹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竹產業協會紐帶作用,組建家庭林場、專業合作社,抱團經營,輻射帶動竹產業多元化融合發展。建立竹林經營權流轉機制,大力培育現代竹林經營主體,推動筍竹生產規?;?、標準化。鼓勵組建竹材采伐、竹筍采挖的專業化隊伍,開展機械作業和專業承包。到2025年,全縣竹林資源質量、筍竹供給能力和生態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二)做大做強竹精深加工產業
1.大力發展小微竹初加工廠。按照“宏觀規劃、適度集中、污染可控”的原則,適度放活小微竹初加工企業。整合鄉村振興資金,在橫水、聶都、鉛廠、樂洞、關田、文英、豐州、金坑等重點產竹鄉鎮建立標準廠房,為縣內龍頭企業提供初級產品。鼓勵鄉(鎮)設立國資運作平臺,盤活閑置廠礦、學校、辦公場所等存量土地,合理規劃新建標準廠房,培育或引進毛竹初加工合作經營主體。鼓勵有條件的初加工企業擴大產能、更新產品和設備升級改造。到2025年,新增和改造龍頭企業配套竹加工廠40家以上。
2.培植和引進竹產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樂匯林、華森竹業等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延伸產業鏈,并逐步引向資本市場。重點發展戶外重組竹材、竹建筑、集裝箱底板、竹裝飾材、園林景觀用材等竹基新材產業。發展壯大現有初加工企業,通過政策扶持,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或招商引進合作,不斷培植和引進竹產業精深加工產業龍頭,實現產品轉型升級,開發竹家具、竹餐具、竹衛浴等竹家居系列產品。對接南康家具生產企業,生產竹纖維板、竹家具板、竹纖維復合板、竹活性碳、竹紡織品等產品。鼓勵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竹產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因地制宜推進竹產業“機器換人”工作。到2025年,全縣實現竹基新材年產量20萬立方米,實現竹產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率達50以上。
3.大力培育竹類森林食品產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進竹筍粉、竹筍干、竹菌菇、竹筒酒等休閑食品精深加工研發,增強市場競爭力。重點扶持旗嶺和竹禾食品公司等企業延伸竹筍纖維食品產業鏈,培植壯大“筍小粉”品牌,做大做強竹筍粉絲產業。引進或培植竹筍出口加工企業,不斷提升竹筍食品加工水平。建設竹筍冷鏈倉儲基地,做大竹筍產業。到2025年,實現全縣竹類森林食品加工年產值3億元以上。
4.聚焦發展新產品新業態。全面推進竹纖維復合材料、竹纖維異型材料、竹纏繞復合材料、定向重組竹集成材等新型竹材研發生產。推動以竹代木進程,全縣國有景區和城鎮建設優先選用竹結構建筑和竹質建材,全力支持縣域竹產業發展。加快推動竹飲料、生物活性產品等新產業發展。構建竹業循環經濟復合產業鏈,打造全竹利用體系,推進筍竹加工廢棄物利用技術產業化。到2025年,實現新產品、新業態多元化。
(三)挖掘利用竹生態價值
1.大力發展竹康養產業。深度挖掘生態效益,打響竹文化品牌。依托陽明山萬畝竹海優勢,高標準建設馬腦嵊竹產業示范園;利用陽明山、齊云山、上堡梯田、左溪陽明寨、樂洞風電等景區竹資源,建設竹生態科普教育、研學、醫療、康養基地。推廣以“竹宴”為主打的特色餐飲,發掘、研制具有崇義竹鄉特色的系列地方菜肴。到2025年,建設5個以上高標準的竹科普、餐飲、康養基地。
2.開發竹文化旅游產品。積極申報舉辦中國竹文化節,進一步提升崇義縣竹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依托“中國十大竹鄉”品牌,開發系列竹旅游產品。傳承發展竹樂器、竹工藝品、竹盆景等產品,研發推廣竹板琴、竹鼓等生態竹樂器。到2025年,實現竹產業旅游產品產值達1億元以上。
3.積極探索竹林碳匯機制創新。圍繞“雙碳”目標,探索建立竹林碳匯交易制度,鼓勵林投公司開展碳匯開發收儲,通過市場化機制推進碳匯交易。探索出臺竹林碳匯受益權質押貸款,創新政策機制,創新融資模式。到2025年,竹林碳匯開發面積達50萬畝以上,開發竹林碳匯量達20萬噸/年以上。
三、政策措施
建立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金融資金積極支持的竹產業發展多元化投入機制??h財政每年統籌安排2000萬元以上用于扶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向上爭資爭項,重點支持竹林改造,提高竹類資源培育水平。毛竹低產低效林改造補助300元/畝、毛竹筍用林或筍材兩用林補助500元/畝;新建寬度達3米以上的竹林道路補助1.2萬元/公里;新建毛竹林蓄水池(含噴灌管網)補助500元/立方米。具體驗收標準由林業部門負責制定。(責任單位:林業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
(二)推進竹產業鏈招商。成立竹產業鏈招商團,圍繞戶外重組竹、竹家具、竹纖維、竹建材等產業鏈條,收集上下游產業信息,建立竹木產業信息庫和重點企業信息庫,開展宣傳推介,邀請客商到我縣參觀考察、洽談和投資。重點到第一批“中國十大竹鄉”、國內竹產業發展重點縣、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招商活動。(責任單位:商務局、行政審批局、市監局、自然資源局、財政局、工信局、林業局、工業園區管委會、金融服務中心、稅務局)
(三)鼓勵龍頭企業科技創新。鼓勵竹加工企業與國際竹藤中心、贛南師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推動竹基新材料研究成果產業化。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企業,對采用智能化、數字化裝備進行升級改造的竹加工企業,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林業龍頭企業的給予政策扶持。(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工信局、科技創新中心、林業局、財政局)
(四)規劃建設竹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關田竹產業園,探索設立竹產業研究院、竹產品交易中心和竹制品博覽中心,制定各類竹產品行業標準,通過金融和財政政策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場交易。鼓勵扶持竹產業物流商貿企業的發展與繁榮。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原則上新上的竹精深加工企業須入駐園區。引進竹產業配套供應鏈和服務公司,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責任單位:工信局、商務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工業園區管委會、金融服務中心、農業農村局)
(五)加大金融政策優惠力度。積極發揮縣級林權收儲服務中心作用,推廣建行等銀行的“林農快貸”等林權抵押、額度授信、即用即貸產品,對符合條件的竹加工企業和林農可享受《崇義縣“產業融合發展信貸通”工作方案》《崇義縣綠色金融助推林業發展實施方案》的優惠政策,推動竹產業發展。(責任單位:林業局、財政局、金融服務中心、自然資源局)
(六)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和保障力度。鼓勵毛竹加工企業大力引進專家和高級技術人才,享受住房補貼、人才津貼、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加大技術人才培訓力度,探索在崇義中專開設竹產業培育與加工、竹藝等特色專業,有針對性地培養各類竹產業技術人員。加大技術交流力度,鼓勵吸引全國竹產業技術專家、教授、能人、非遺傳承人到崇義縣舉辦研討會、論壇、技藝比賽、產品展覽等。(責任單位:人社局、林業局、財政局、教科體局)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相關職能單位主要領導任成員。下設辦公室,設在林業局,具體負責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管理協調工作,牽頭組織召開專項會議,研究探討竹產業發展經營路子,制定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扎實推進。
(二)強化宣傳引導。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充分利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平臺,通過政府宣傳和企業宣傳相結合方式,積極開展品牌宣傳活動,將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優良的招商環境對外推介,形成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落戶崇義,促進竹產業融合發展。
(三)強化協作聯動。各鄉(鎮)要將竹產業作為集體林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強化主體意識,統籌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h直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加強部門聯動,細化政策措施,對竹產業發展給予全力支持,形成強大合力,營造全縣上下共同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首頁
會員中心
電話